邮箱
hunanganghang@163.com
湖南省港航协会官网欢迎您!
Ports
编者按:一位哲人说过:“有一种力量促使你更好前进时,你是不应该爬行的。”
湘西,地处湖南省西部,这里,山道弯弯,水路绕绕;这里,是文学家笔下的一片神秘境地。酉水、沅水两大水系贯穿全州,美丽的自然景观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。湘西自治州水运事务中心作为全州水运管理部门,对于当地水运建设与发展、安全监督与管理,在新的形势下,特别是管理体制改革后,他们一切从“新”开始,因地制宜,探索建立起一整套新的管理模式。
“七一”前夕,记者前往湘西,专访湘西自治州水运事务中心党支部书记、主任唐玉,采访中,我们了解到了一名共产党员带领一班人,在行业发展中矛盾与压力叠加时期,彰显出一代水运管理人员的使命与担当,这是一股摧人奋进、攻坚克难的力量。
《湖南港航》:唐主任您好!很高兴又在湘西见面了,业内人士都知道,湘西自治州水运事务中心前身为湘西自治州地方海事局,那么,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目前中心所担负的工作任务。
唐玉:好的。湘西自治州水运事务中心担负着全州酉水、沅水两大水系和境内22座大中型水库和33处码头泊位及150处民间渡口的水路交通安全监管、水运基本建设及规划、港航管理、船舶检验、航道维护等职能任务。《湖南港航》:近年来,湘西州抓住历史机遇,推动航道和港口码头的现代化建设。但由于山区航道电坝碍航,大批客货源弃水走陆,加之陆路交通快速发展,水运实难与陆运竞争,打破了湘西州交通上千年以水路运输为主的格局,水运仅作为陆路运输的补充。湘西州境内山美水美,旅游业蓬勃发展,水上旅游已成为湘西州新兴的产业,是湘西州旅游业重要的基础,水上旅业发展已成为湘西州水运行业的亮点。请您谈谈湘西自治州是如何利用资源优势,推动水上客(旅)运业健康有序发展?
唐玉:首先介绍全州水上客(旅)运建设成就:
1、项目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
(1)全面完成湘西州航运建设一期工程,湘西自治州航运建设一期工程是解放后我州最大的水运建设工程,大大地改善了我州水运通行条件,对夯实我州水上交通基础设施,促进水上交通发展和水上旅游产业,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。湖南省发改委于2009年12月4日以湘发改交能[2009]1330文批复了可行性研究报告,批复概算为22041.2万元;资金来源为国家补助、省交通厅定额补助和地方自筹。项目主要建设内容:涵盖沅水、保靖酉水、罗依溪、小溪、凤凰沱江航道整治78km,修建旅游停靠点6个,设置相应航道航标和州中心站房及八县市站房设施,建设500吨级(兼顾1000吨级)件杂货泊位2个,设计年吞吐量为件杂货50万吨。目前,项目建设已完成,处于扫尾阶段。
(2)湘西州航运建设二期工程启动,该项目是一期项目的补充和完善,已进入交通部十四五规划。规划总投资4.8个亿,主要内容航道整治为整治酉水七级航道158公里,配套建设航标、停靠点及支持保障系统,港口工程为新建泸溪港500吨级危险品泊位2个,新建保靖钟灵园区500吨级泊位1个。目前项目处于施工图设计阶段。
2、渡口码头标准化改造成为亮点
湘西自治州原有150道渡口码头,基本为简易码头,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省交通运输厅部署了渡口码头改造工作。湘西州水运事务中心积极响应,截止至2020年底,共完成145道渡口码头改造,共计完成投资9000余万元,其中省补资金4755万元,地方自筹4000余万元。
湘西州的渡口码头改造工作,程序规范,监管严格,质量优良,便捷利民。做到了四个结合:一是与精准扶贫相结合,二是与乡村美化相结合,三是与海事宣传相结合,四是与安全责任落实相结合。有三大特点:一是建设标准高,利用有限的资金,挖掘潜力,每一个渡口都是精品工程;二是民族特色浓,充分考虑民族建筑传统;三是实际效果好,每一处渡口均因地制宜,单独设计,确保群众安全便捷出行。省厅相关部门领导多次表扬我州渡口码头标准化改造是花小钱,办大事。介绍我州渡口码头标准化改造的《湘西古渡》诗歌及有关摄影作品分别荣获“湖南省水运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”作品征集二等奖和优秀奖。
湘西州紧紧抓住历史机遇,把每一个渡口码头都建设成船舶船民的安全港湾,圆满地完成了“十三五”渡口码头改造任务。渡口码头改造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,消除了安全隐患,也成为宣传国家政策的重要窗口,沿岸群众茶余饭后的相聚场所,民生工程得民心。
《湖南港航》:根据有关规定,全省对客船、旅游船舶的管理持续加强,请问你们是如何切实加强对辖区内客船、旅游船舶的改造与治理的?
唐玉:2017年以来,我州共拆解老旧客船72艘,老旧货船2艘。同时,对新增船舶严格按照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的要求,对船舶防污染的设备配置、排放标准,船用产品证书的配备以及防污染设备的安装情况进行严格把关,凡不满足法规配备要求,未按规定安装和使用防污设备的船舶,一律不予审批和检验发证。同时,加强了客船、旅游船舶防污染设备的配备。目前,我州22KW以下共169艘船舶全部配备了油污桶,22kw及以上共181艘船舶(其中货船60艘)全部安装了油水分离装置。14艘船舶安装了生活污水贮存柜,53艘船舶安装了生活污水处理装置,所有船舶均配备垃圾桶,船舶防污染设备安装率达100%。
我州尤其重视对旅游船舶的管理工作,近年来,我们把凤凰沱江、花垣边城、永顺老司成的木质旅游船纳入船政管理系统,实行行之有效的运政管理。大力推行客旅游船舶公司化经营,全州八县市均成立了合法运营的水上客旅游运输公司。
《湖南港航》:从有关方面获悉,近年来,湘西自治州水上旅游开发建设卓有成效,水上旅游发展迅速,能否介绍这方面的经验?
唐玉:州政府把旅游产业列为支柱产业来促进其发展,在政策上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。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大环境下,水上旅游具有绝佳的发展契机,能够成为旅游产品的新增长极。湘西州水运事务中心在水上基础设施建设,港口、码头建设,航道整治,船舶信息系统建立上加大了投入,完善了水上旅游发展的基础。一是扶持开发了二十余个水上旅游景点项目,二是建设修缮了相关水上旅游航道线路,三是支持建设了配套的渡口码头。
《湖南港航》:水上客(旅)运安全管理,是水上交通安全的一项重点工作,同时也是一项难点工作,湘西自治州在这方面真抓实干,创新工作机制,打开了工作局面,取得了很好的成绩,请谈谈你中心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?
唐玉: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:(1)建立健全了“县管乡包村落实”的安全管理责任体制,推进全州乡镇船舶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,为确保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打下坚实基础。2014年7月31日,在湘西自治州龙山县苗儿滩镇召开了“县管乡包村落实示范点建设”现场经验交流工作会议推介了苗儿滩镇人民政府落实“县管乡包村落实”管理模式的做法和经验。并将该镇作为“县管乡包村落实”联系点,在全州深入开展水上安全“县管乡包村落实”及十佳水上交通安全“县管乡包村落实”乡镇评选活动。这样做,县里明法,行业明规,乡里明责,村里明事,把水上安全工作做到州、县、乡、村齐抓共管。
(2)加强春运工作的监督管理,春运安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。
从2009年至2021年春运期间,全州未发生水上运输交通安全事故,无旅客滞留和旅客投诉。实现了“平安春运”的工作目标。“平安春运”成为工作中的新常态。
(3)水上安全形势持续平稳。州水运事务中心始终把安全工作摆在重中之重,切实加强领导,与各县(市)水运中心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和安全生产责任状,持续加强对辖区重点水域、重点渡口、重点船舶,重点时段、重点环节的现场监督;做到确保制度落实、责任落实、工作落实,多年来持续实现了“零事故、零死亡、零经济损失”的工作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