邮箱
hunanganghang@163.com
湖南省港航协会官网欢迎您!
Ports
湍急的沅水从上游的湘西黔南奔腾而来,在陬溪绕了个S湾,跌进似如处女般静好的宽阔河床里,在喘息未定中立时便碎声柔语的安静了。河床似如油折扇面向小镇散开,对河的木塘垸尤如扇子的手柄,树欲静而风不止。白云在蓝天下飘渺,碧波潋滟的水面往返着风帆飞舸,泊靠卸货待装的船只在船工的号子下忙碌着。在簰估佬此起彼落“喔嗬——嘿!”的呼号声里叠整待运的簰筏,使得静好水面充满了沸腾生活的期盼。
木塘垸是远近闻名的产棉区,春播花红叶绿涌,秋月棉桃白茫茫。八湖坪里粮米仓,春插原野涌碧浪,秋临稻香遍地黄,还有紧邻丹洲的柑橘黄金般红。这势成三角的地带,形象的喻为金丹洲,银木塘,陬溪稻香米满仓。孔家河百年老码头,一叶舟楫世相依,荣辱俱宠两岸人,在橹浆的欸乃声里歌写春秋。夜半更深常有被琐事水隔的农夫客商,扯开喉咙喊渡:喔嗬喂!过河呃!对面立即回道:哦——嗬!来了啰!于是在双方高亢热烈,颤抖急切的呼叫回应里,在浆桡汆汆的催橹中,撑开了水面夜色的寂静。如是,人们平时远距的呼叫,也被形象的喻为——喊渡!
沅水从桃源经童舫洲至洋洲,分流鹭鸶洲鲢鱼口,直灌陬溪街河汇入硚港小溪循环出沅水。陬溪河床开阔,水域皆有温柔的亲和力。当地人虽贫困但善良勤奋,友好相处外人,逐成名于远地客商的避风港。川贵,湘西的上山人善良纯朴,性格粗犷耐劳,且一根葱样的率直。他们懂风水,水上陸地都是一把好手,那儿山区多竹木,他们首先以李家洲为基点把持了陬溪码头。设立了竹木交易站,在这儿诚信的经商营销,或做短时的停顿整休,再往下行到最需木材的江浙。无形中聚合了四方客商来这里拓疆辟土。据历史记载小镇解放前沅水流域洪江,安江,辰溪,麻阳,及长江以下的江浙竹木商行就已有48家。从鲢鱼口延伸到观音硚以下的高湾与河洑交界为止,沿河长年泊满了顺流待发的簰筏,挤占了河床水面过半。
小镇傍河依水成带状发展,临河傍水为河街。码头的繁华产生富商巨子,各地帮系在河街的不同地域设会馆建木材站。从土地巷码头上岸经一热闹巷子,过一座街河小木桥便进入内街上街口,出上街口便是荒郊农野。从上街往下到观音硚止点,傍街河一边全是木板房屋,后厢多有吊脚楼延伸水面,一眼望去绿水亭台风雅多恣。对面则是商铺戏院酒楼,外地经商发财的富商,小镇名门望族建的高墙挑檐大宅子,封火统子的窨子屋,深宅内院多有夹墙藏金锁银。小镇全长约三四华里左右,宽不超过三米。街面用长条麻石铺成,每块石条长为一米,宽约尺许,中间横摆,两边纵放,路面铺砌镶嵌得平平整整,极尽古朴美观。
从上洲土地巷河码头起始,依次为;芦家巷、官码头、大码头、小码头,到孔家河下洲转拐头码头。扬扬万斛船,影若扬白帆,三桅五舱大船舟楫风樯呼应彼起,应时景观在每个码头突显出壮丽宏伟。竹,木,油漆,桐油,棉麻,烟草,药材。及东南沿海的鱿鱼,海带,淮盐,轻工产品回返长江,洞庭,直达川东,黔东,无不在这儿装上卸下的中转储运。千船万人按着不同的行规和禁忌打捞着人生的祸福,每个巷口可见浑身泥鳅般黑亮,头扎青布巾,身着开胸布扣衣衫,抄腰大筒裤,头戴麻阳寮叶斗笠的上货佬,船拐拐,簰估佬,为了生存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的在人流中浮动。不辞艰辛的在千里沅水劈风斩浪水的漂泊。
河下商务的兴荣拉动了各项产业,四海商客逐利来,作坊商铺应运而生。和尚道士也化缘结善祈福为生财而,二十多座寺庙道观香火旺盛,宗教文化底蕴深厚。市面古典,三馆四院,道情说书,唱戏的搭台摆擂,各显特色。只要口袋里有钱便可整日沉浸在亦真亦梦,浑然交错之中。江西来的银匠铺,不仅银活做得微妙微肖,在文化娱乐上更是一把好手,罗氏家族班子吹打弹唱不逊正规戏班。节假庆娱以他们主导办的陬溪亭子,在地方百里更是一绝。还有江西人的照相馆填补了地方空缺,难怪湖南人把江西“老表”叫得亲切。陬溪商会会长李固本毕业于北大,热衷公务兴办教育,积极支持地方文娱活动,武圣宫寺庙内的第三保国民小学校,他亲书立碑:做好事,说好话,读好书,做好人。每个码头日夜喧哗,通江上下,商贾辐辏,成为湖南境内千里沅水,农贸商务最大的木材集散市场,经济繁华的巨邑古镇码头。
四九年解放初,这条河流在距陬溪不足十余里的指防口,建了一座名为万担仓的粮库。那是陬溪区公所征收八个乡村公粮的储存库,粮食再从这儿装船运发到各集镇和县城粮店。粮食是重中之重的物资,在稳定局势巩固地方政权中起着重大的决策作用……
往上紧傍鲶鱼口的鹭洋二洲绿波荡漾,隔河相映,四面水绿树茵,白鹭亮翅,鸟语花香,风景独秀。鲶鱼口乃鹭鸶洲岔出的一条细流,随着雨汛时涸时溢的进入郊外,曲曲折折的轻呤浅唱着奔至十余里外的青龙寺,钻入公路下的山洞跑没了。据传:有条丈余长的鲶鱼固守洞口,洞内神秘莫测可直达四川。前世洞主青蛇已成正果列入仙班,故遗存青龙古寺,掩没在荒草古道中十分荒野僻凉,常有强人出没,但多数是穷汉饥民,被官兵追杀时曾有人避入洞内。官兵进洞剿杀,只觉没膝深的水里寒澈渗骨,数丈远便觉里面阴森恐怖寒气缠身仓惶退出。老百姓痛恨官府切求平等,在心仇熖火中逼上梁山,于一九二七年大革命时期聚会青龙寺,点燃了湘西北徐溶熙苏维埃第一个红色政权。
往鲶鱼口上行不远,还有条较长的沅水分支揭毛河。旧时有望族“揭毛”两姓居住河口,他们行船经商发家,重礼义和睦乡里,故以“揭毛”二姓名河。溪流汇入白洋河尾水,经吾溪河,漆河,黄石溪最后可达慈利。曾是陸路交通闭塞时的水上通途,由于航道曲折只能载重十吨左右的船只。这条百余里远近的水上航道在那个历史年代,在船民长期的辛苦漂泊中,曾为陬溪的水运繁华有着不可分割的功绩……(以后再议这条溪流)
船行于小镇波光潋滟碧水蓝天中,往上眺望,一溜古朴独具风格的吊脚楼耸立河沿。清风送爽,时有本土古典韵味的道情,悦耳悠扬的灯歌灌入耳内。若得三五好友闲逛河街,歇脚吊脚楼,除了笙歌道情的消遗外,或来二两小酒一杯清茶,论古道今放眼碧水。聆听渔歌映日红,眼观舟楫樯帆越白云,船工的号子,簰估佬的“喔嗬”呼号,半江簰伐半江歌,河岸水下自有一番令人心旷神怡的风趣。
古陵图经记载;陬溪原名桃源后眷村,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文明。宋时就有居户数千家,曾被誉为‘小南京’般的繁华,是桃源之东的巨邑古镇。历代文人骚客慕名桃花源,必经陬溪假楫朔流而上。屈原流放沅江:“朝发枉渚,夕宿辰阳”闻名遐迩。
人海匆忙,日月似奔轮。在改革开放四十年,陬市新建的千吨级沅水码头迎来了新一轮的商机。开发长江经贸,打造洞庭水域,激活云贵,西南,长江中下游的江淅水运,沅水同做中国梦再展宏图!